酒旗風暖少年狂(4)
關燈
小
中
大
酒旗風暖少年狂(4)
夜不收的培養計劃,之前一直只有四間,並且以死間為主,是到了劉姵清這一代出現後才開始將生間作為一個單獨的兵種加入訓練計劃。
陳歲回顧著劉的行事,不知道劉姵清是在什麽樣的心情下,發現丈夫誤食毒物後,在極短的時間內消化掉這個事實,然後默不作聲藏起了剩下的證據。
看來戚琮和劉姵清都在隱秘為一派幕後勢力而奔走。所以劉姵清當年流落在外被公孫薪“撿”回公孫府這場緣分,是不是也只是一場最初就安排好的戲。只是可惜了什麽都不知情,丟了性命的二公子。
而大費周章讓第一位生間潛伏在公孫府這麽多年,讓戚總兵親自夜訪秦府接頭,且能敢試圖撼動大胤中書令的勢力,能有幾個。這背後的策劃者可能的人物有……
陳歲在腦海裏推斷著可能的角色。
十五年前,大胤在太子薨逝和先皇駕崩的那一年,發生了四王之亂,一時之間國中無主,朝政勢力四分五裂。最後還是公孫成碩力挺當今聖上高凇,曾經的汝昌王,坐上皇位繼承大統。在這一層關系之外,公孫成碩和聖上還是舅甥,聖上從十五歲登基後,政務處理和平日裏的文韜功課也往往與公孫成碩交流最密切。而以舅甥兩為核心的梁城中央權力,與割據在外的三個地方藩王之間一度幹戈將起。
時任夜不收軍師,兼為中書令幕僚的陳敬安,提出了一條策論,大意為當前不必著眼於直接與藩鎮勢力的武力爭逐對決,把重心放到整個王朝的車同軌推進和民生百業振興上,只要集中發展壯大中央的力量,割據的這些勢力慢慢自然而然就會瓦解,向中央王朝國祚匯攏融合,不戰而屈人之兵,上善之法。至於帶頭起幹戈的那三位藩王個人,就交給夜不收去單獨伺機處理。
陳歲和秦弘導都熟讀過後面這十五年發生的重大事件記錄,三個藩王有兩位,一位莫名暴病身亡,一位在外出游獵時不慎掉落山崖。
而高凇與公孫成碩按陳敬安所提的策略,大胤王朝的各行各業集聚力量發展,昌榮興旺,果然五年之後,頑固的藩鎮勢力就潰散了。
餘下的第三位藩王淮南王,主動聯絡京師恢覆了納貢,無京師的旨意不擅自離開藩地,偏安一隅,活到現在。
“如果這次的幕後操縱主謀不是淮南王的話……”秦弘導的快語停了片刻。
陳歲順著他的話,“那就只剩下,聖上?”
戚琮不疾不徐給二人解惑。
公孫成碩已經是兩朝元老,掌丞天子,助理萬機,他在能把持朝政的位置上坐久了,便逐漸忘記一件事,五年過去改變的不只是王朝局勢,年輕的高凇,也已經從少年皇帝成長為了一位帝王。聖上與中書令之間的嫌隙暗生。
也正是在這一年,高凇和公孫成碩通過了陳敬安對夜不收增設培養生間學員的計劃。劉姵清,算起來其實是夜不收的第一個生間,但是夜不收並無多少人知曉,陳夫子們也不清楚。只因她是聖上密授,也只聽從聖上調遣。
又十年過去後,到了如今,梁城的滿朝重臣要職幾乎全是公孫系下的,在大小事務的決斷上,呈給天子批閱只是走個過場,高凇欲圖加封一個沒有根基的芝麻小官,中書令內心不讚許其獨自妄行的調令計劃,糾集群臣同天子勸諫該人選不合適,大臣們幾次三番下來,高凇只能就此暫罷。高凇與公孫成碩之間的君相和甥舅關系,已如走鋼絲,徹底斷裂只在一個突破點。這給夜不收也帶來了變化,夜不收內部也成了一個大染缸,隱隱有分裂趨勢。以陳敬安為首的幾人一直私底下為中書令府上謀劃出力,而暗流下,年輕天子鋪墊了十年的絲線,被牽引著陸續浮出水面。
陳歲與秦弘導聽完戚琮的講述,兩人面上維持著恭敬自然的神態,腹誹著既然戚琮把這些告訴了他兩,他們就只剩下兩個選項,要麽加入當朝天子的陣營,要麽就該在人間消失了。
兩人紛紛主動表示,從龍之功,欣然往之。
戚琮倒是沒有多說自己明明過去大部分時間都在邊疆沙場上,是如何暗中成為天子臂膀的。戚琮的過往信息在夜不收的情報冊子裏記錄的很少,陳歲揣度著,總兵與高凇年歲相仿,大約是少時一同在國子監就學便有結交。
出了總兵府,天色昏暗,熱氣沈沈。
兩人在回夜楫榭的路上,秦弘導越想越不對,提醒陳歲,還記不記得天南山仙游那次剿匪任務。
“陳敬安喪命的那個地方”,陳歲記憶深刻。
“怪不得那次圍剿叛亂,總兵只撥了兩百人馬,還指定了陳敬安過去帶隊,那裏的匪亂固然有小打小鬧,往常都翻不起什麽浪花,那一次爭鬥這樣聲勢浩大,到最後驚動總兵安排人過去平叛,未必不是事先設計好的。”
陳歲明了秦弘導的發現,“或許陳敬安早就知曉這裏明明是個圈套,但是涉及到自己有可能見到那對兒女,還是接下了這個差事”,夫子自詡天謀人算,犯了和公孫成碩一樣的毛病,盲目。
秦弘導嘆了口氣,“陳敬安,或許不光知曉這背後勢力的較量,他是已經就做好了在天南山赴死的打算。”他這一刻才恍然,怪不得在剿匪的半路上,陳敬安把自己一通怒罵訓斥走,他獨自回梁城後一直對此心存芥蒂,後來聽聞陳敬安在此戰中身亡,人死了,很多話沒法反駁和證明,心情更加覆雜了。
“他當時問我,如果是我來謀劃這場只有兩百兵馬的作戰行動,我該如何調配。”
陳歲好奇,“你是怎麽回答的”。
“如果是我,我會在路上就佯裝兵敗,兩手空空,讓總兵派出增援。”秦弘導一直堅持沒有那麽多天時地利人和的錦囊妙計,不能總想著硬碰硬以少勝多的事情,出戰就要事先做好兵力上的足,以多打少,先勝後戰。
他不光是這麽想的,還打算要這麽行動了。
陳敬安迅速制止,輕蔑地對他道,“你還不夠聰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夜不收的培養計劃,之前一直只有四間,並且以死間為主,是到了劉姵清這一代出現後才開始將生間作為一個單獨的兵種加入訓練計劃。
陳歲回顧著劉的行事,不知道劉姵清是在什麽樣的心情下,發現丈夫誤食毒物後,在極短的時間內消化掉這個事實,然後默不作聲藏起了剩下的證據。
看來戚琮和劉姵清都在隱秘為一派幕後勢力而奔走。所以劉姵清當年流落在外被公孫薪“撿”回公孫府這場緣分,是不是也只是一場最初就安排好的戲。只是可惜了什麽都不知情,丟了性命的二公子。
而大費周章讓第一位生間潛伏在公孫府這麽多年,讓戚總兵親自夜訪秦府接頭,且能敢試圖撼動大胤中書令的勢力,能有幾個。這背後的策劃者可能的人物有……
陳歲在腦海裏推斷著可能的角色。
十五年前,大胤在太子薨逝和先皇駕崩的那一年,發生了四王之亂,一時之間國中無主,朝政勢力四分五裂。最後還是公孫成碩力挺當今聖上高凇,曾經的汝昌王,坐上皇位繼承大統。在這一層關系之外,公孫成碩和聖上還是舅甥,聖上從十五歲登基後,政務處理和平日裏的文韜功課也往往與公孫成碩交流最密切。而以舅甥兩為核心的梁城中央權力,與割據在外的三個地方藩王之間一度幹戈將起。
時任夜不收軍師,兼為中書令幕僚的陳敬安,提出了一條策論,大意為當前不必著眼於直接與藩鎮勢力的武力爭逐對決,把重心放到整個王朝的車同軌推進和民生百業振興上,只要集中發展壯大中央的力量,割據的這些勢力慢慢自然而然就會瓦解,向中央王朝國祚匯攏融合,不戰而屈人之兵,上善之法。至於帶頭起幹戈的那三位藩王個人,就交給夜不收去單獨伺機處理。
陳歲和秦弘導都熟讀過後面這十五年發生的重大事件記錄,三個藩王有兩位,一位莫名暴病身亡,一位在外出游獵時不慎掉落山崖。
而高凇與公孫成碩按陳敬安所提的策略,大胤王朝的各行各業集聚力量發展,昌榮興旺,果然五年之後,頑固的藩鎮勢力就潰散了。
餘下的第三位藩王淮南王,主動聯絡京師恢覆了納貢,無京師的旨意不擅自離開藩地,偏安一隅,活到現在。
“如果這次的幕後操縱主謀不是淮南王的話……”秦弘導的快語停了片刻。
陳歲順著他的話,“那就只剩下,聖上?”
戚琮不疾不徐給二人解惑。
公孫成碩已經是兩朝元老,掌丞天子,助理萬機,他在能把持朝政的位置上坐久了,便逐漸忘記一件事,五年過去改變的不只是王朝局勢,年輕的高凇,也已經從少年皇帝成長為了一位帝王。聖上與中書令之間的嫌隙暗生。
也正是在這一年,高凇和公孫成碩通過了陳敬安對夜不收增設培養生間學員的計劃。劉姵清,算起來其實是夜不收的第一個生間,但是夜不收並無多少人知曉,陳夫子們也不清楚。只因她是聖上密授,也只聽從聖上調遣。
又十年過去後,到了如今,梁城的滿朝重臣要職幾乎全是公孫系下的,在大小事務的決斷上,呈給天子批閱只是走個過場,高凇欲圖加封一個沒有根基的芝麻小官,中書令內心不讚許其獨自妄行的調令計劃,糾集群臣同天子勸諫該人選不合適,大臣們幾次三番下來,高凇只能就此暫罷。高凇與公孫成碩之間的君相和甥舅關系,已如走鋼絲,徹底斷裂只在一個突破點。這給夜不收也帶來了變化,夜不收內部也成了一個大染缸,隱隱有分裂趨勢。以陳敬安為首的幾人一直私底下為中書令府上謀劃出力,而暗流下,年輕天子鋪墊了十年的絲線,被牽引著陸續浮出水面。
陳歲與秦弘導聽完戚琮的講述,兩人面上維持著恭敬自然的神態,腹誹著既然戚琮把這些告訴了他兩,他們就只剩下兩個選項,要麽加入當朝天子的陣營,要麽就該在人間消失了。
兩人紛紛主動表示,從龍之功,欣然往之。
戚琮倒是沒有多說自己明明過去大部分時間都在邊疆沙場上,是如何暗中成為天子臂膀的。戚琮的過往信息在夜不收的情報冊子裏記錄的很少,陳歲揣度著,總兵與高凇年歲相仿,大約是少時一同在國子監就學便有結交。
出了總兵府,天色昏暗,熱氣沈沈。
兩人在回夜楫榭的路上,秦弘導越想越不對,提醒陳歲,還記不記得天南山仙游那次剿匪任務。
“陳敬安喪命的那個地方”,陳歲記憶深刻。
“怪不得那次圍剿叛亂,總兵只撥了兩百人馬,還指定了陳敬安過去帶隊,那裏的匪亂固然有小打小鬧,往常都翻不起什麽浪花,那一次爭鬥這樣聲勢浩大,到最後驚動總兵安排人過去平叛,未必不是事先設計好的。”
陳歲明了秦弘導的發現,“或許陳敬安早就知曉這裏明明是個圈套,但是涉及到自己有可能見到那對兒女,還是接下了這個差事”,夫子自詡天謀人算,犯了和公孫成碩一樣的毛病,盲目。
秦弘導嘆了口氣,“陳敬安,或許不光知曉這背後勢力的較量,他是已經就做好了在天南山赴死的打算。”他這一刻才恍然,怪不得在剿匪的半路上,陳敬安把自己一通怒罵訓斥走,他獨自回梁城後一直對此心存芥蒂,後來聽聞陳敬安在此戰中身亡,人死了,很多話沒法反駁和證明,心情更加覆雜了。
“他當時問我,如果是我來謀劃這場只有兩百兵馬的作戰行動,我該如何調配。”
陳歲好奇,“你是怎麽回答的”。
“如果是我,我會在路上就佯裝兵敗,兩手空空,讓總兵派出增援。”秦弘導一直堅持沒有那麽多天時地利人和的錦囊妙計,不能總想著硬碰硬以少勝多的事情,出戰就要事先做好兵力上的足,以多打少,先勝後戰。
他不光是這麽想的,還打算要這麽行動了。
陳敬安迅速制止,輕蔑地對他道,“你還不夠聰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